西元 2019 年 02 月 02 日 第69-3期會訊
 新知宅急便
 

活化迷走神經,脫離呼吸器So Easy

出處:Chen, Y. J.1, Hwang, S. L.2, Li, C. R.3, Yang, C. C.4, Huang, K. L.5, Lin, C. Y.6, & Lee, C. Y7. (2017). Vagal withdrawal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during ventilator weaning and the related outcomes.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01(1), 10-16.

網址: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8867413

證據等級:Level

實證標準:Oxford Centre for EBM 2011 Level of Evidence

原作者

陳玉如1、黃秀梨2、李其融3、楊嘉禎4、黃坤崙5、林致源6、李靜怡7

1 陳玉如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與所長

2 黃秀梨  亞洲大學護理學系講座教授

3 李其融  台中醫院教學研究部統計顧問

4 楊嘉禎  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講師

5 黃坤崙  國防醫學院航太及海底醫學研究所教授

6 林致源  三軍總醫院心臟血管外科加護病房主任

7 李靜怡  三軍總醫院呼吸治療師

 

問題重要性

(1) 迷走神經功能下降vagal withdrawal亦即副交感神經的活性降低,則高頻心率變異量(HRV-HF)減少,便無法平衡交感神經引起的生理反應,進而引發自主神經失調。

(2) 在脫離呼吸器過程中,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及心理困擾(psychological distress)如:害怕、焦慮、呼吸困難感受可能與呼吸器脫離失敗有關,但仍缺乏實證基礎。

(3) 目前脫離呼吸器的臨床指引中所使用的生理參數(心跳、體溫、呼吸次數、血壓值、呼吸快淺指標、血氧值等),並非適用於全部的病人。

 

研究目的

以重複施測的方式,瞭解病人脫離呼吸器過程中的生理參數變化、心理困擾呼吸器脫離成功與否的關聯性。

 

PICOS

P=北台灣某間醫學中心的內科加護病房及呼吸照護病房,呼吸器使用24小時以上,準備脫離呼吸器且接上T型呼吸管(T-piece)2小時的病人

I=脫離成功

C=脫離不成功

O=心率變異量、心理困擾

 

重要結果  

(1) 共有67人參與本研究,其中49人成功使用T-piece 2小時通過呼吸器脫離試驗。

(2) 以多變量邏輯斯分析,發現成功脫離呯吸器的指標分別為:

(i) 脫離呼吸器前,病人的低頻心率變異量 (HRV-LF)越高(OR = 2.32),代表自主神經反應愈佳則呼吸器脫離的機率越高。

(ii) 脫離呼吸器過程,病人的高頻心率變異量(HRV-HF)上升越多(OR =.33),代表副交感神經的反應愈佳其呼吸器脫離的機率越高。上述研究結果推論活化迷走神經可能有助於平衡病人脫離呼吸器時的心理困擾,故較易成功脫離呼吸器。

(iii) 害怕程度愈低(OR = 0.50)其呼吸器脫離的機率越高。

 

結論

 HRV-HF代表迷走神經(副交感神經)的活性,迷走神經活化可能有助於平衡病人脫離呼吸器時的心理困擾,較易成功脫離呼吸器。

 

未來應用 

 (1) 脫離呼吸器不僅關注病人脫離呼吸器前的生理參數(心跳、體溫、呼吸次數、血壓值、呼吸快淺指標、血氧值等),亦需考量病人脫離呼吸器前的自主神經功能以及呼吸器脫離過程中迷走/副交感神經反應與心理困擾(害怕)的情形,故建議將自主神經功能納入呼吸器脫離指標。

(2) 病人於呼吸器脫離過程中自主神經功能失調(迷走神經的下降)與心理困擾(害怕)的情形應被關注特別是對於曾有呼吸器脫離失敗經驗的病人,先前不好的經驗也會導致重複性的呼吸器脫離失敗。  

(3) 建議未來以較大型研究深入探討呼吸器脫離過程中,病人自主神經功能與心理困擾之變化,並建立可參考的監測指標的參數如代表自主神經功能的心率變異量,以提升實證照護之可能性。

 國際護理榮譽學會 中華民國分會
 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護理學院A1318辦公室
 The Honor Society of Nursing, Sigma Theta Tau International,
 Lambda Beta-at-Large Chapter in Taiwan, R.O.C
聯絡電話(02)2966-1733
虛擬主機 & 網站維護威普網站